7月13日至15日,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暖光陇原行——伴学筑梦”公益实践团队的6名志愿者,在兰州市七里河区馨优学托管中心完成为期三天的“三下乡”支教活动。他们以作业辅导为桥梁、以主题宣讲为纽带,用真诚的陪伴传递温暖,用丰富的知识播撒希望,在与孩子们的朝夕相处中,生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作业辅导:志愿者俯身答疑,托管中心飘起“烟火气”
托管中心内,一至三年级的孩子们被分为三个班级,志愿者们针对性开展作业辅导。首日辅导课上,志愿者俯身答疑的身影、孩子们专注思考的神情,构成夏日里的温馨画面。午休时,托管中心的李阿姨把热气腾腾的饭菜端上桌,笑着招呼:“孩子们学习费脑子,得多吃,你们大学生辅导他们也得补补,一样多吃点。”一句家常话,让这场公益行动顿时有了烟火气。

防校园暴力课堂:情景演绎+互动问答
7月15日,团队精心设计的“奇妙课堂”成为活动亮点,在防校园暴力宣讲中,志愿者创新形式:通过多媒体展示真实案例,让孩子们直观认识校园暴力的危害。大屏幕上,一幕幕因欺凌导致的伤痛场景触目惊心,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校园暴力的危害。以情景演绎还原欺凌场景,示范正确应对方法,引导孩子们勇敢对欺凌说不。在互动环节,平时活泼爱打闹的小宇突然高高举起手,眼神中满是坚定与兴奋,大声说道:“我要当保护者!”随后,他自信满满地叉着腰走上讲台,认真模仿起“阻止欺凌”的模样。尽管动作略显稚嫩,但那股子认真劲儿逗得全场孩子们哈哈大笑。然而,在这欢声笑语背后,一颗正义的种子已悄然在小宇以及在场所有孩子的心底埋下。此次防校园暴力宣讲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应对校园欺凌的知识和技能,更在他们纯真的心灵中种下了正义与勇敢的种子。相信在未来,这些种子会生根发芽,让孩子们在面对不公时,能够挺身而出,成为维护校园和谐的小卫士。

传统文化展示:蜀绣与打铁花点燃童眸
同一时段,传统文化展示同步举行。李子柒蜀绣短片、九月打铁花视频轮番播放,金色火花在夜空中绽放,引发现场“哇”声一片,“像星星掉下来了!”,孩子们目不转睛,志愿者借机讲解非遗技艺的历史渊源。
在这场传统文化展示活动中,孩子们通过直观的视觉体验,真切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无穷魅力。那一声声惊叹、一个个充满渴望的眼神,无不彰显着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的美好种子。相信在未来,这些种子会生根发芽,让传统文化在新一代中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扬。
活动尾声,志愿者们将准备好的文具袋分发给孩子们。铅笔在阳光下泛着光泽,水彩笔的盖子五颜六色,小雅轻轻摩挲着笔记本封面,小宇则举着新橡皮冲大家做鬼脸——一张张笑脸,比盛夏的阳光还要耀眼。

此次三下乡活动,让实践队员们在与孩子们的相处中收获了满满的温暖与感动。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也深刻体会到,每一份微小的付出,都能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希望的种子。未来,他们会将这份温暖延续,用爱心与责任陪伴更多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三天的陪伴转瞬即逝,却足以在孩子心里点亮一盏不灭的灯。志愿者们在返程的公交车上回望渐渐远去的托管中心,耳边仍回荡着小宇稚嫩却坚定的“我要当保护者”。他们深知,社会实践不是一次性的抵达,而是持续的努力;不是单向的给予,而是双向的照亮。当知识与勇气、传统与梦想在童心中交汇,便汇聚成新时代青年与少年儿童共同写下的成长方程式——以青春之我,点燃青春之你;以今日之微光,汇成明日之星河。暖光不熄,陇原常青。(图/文:宋博;审核:朱毓杰)